国家公务员

首页 > 国家公务员 > 阅读资料 > 行测 >

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:逻辑判断上反对关系

潍坊中公教育 2020-11-12 08:59:49 中公在线咨询在线咨询

潍坊国考QQ交流群 | 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

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开始了,为了帮助大家提早备战国考,为了大家能够顺利报考,潍坊中公教育特整理国考行测备考资料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祝大家考试顺利!

行测直言命题知道直言命题六种形式之间存在矛盾关系,比如“有些是”的矛盾是“所有非”,“有些非”的矛盾是“所有是”。那么“所有是”“所有非”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呢?中公教育带大家通过一个例子来研究一下。

假设一个班级一共有20个人要考教师资格证,那么最后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一共会有以下三种。

那么对应各种不同情况,有些人考上和有些人没考上的真假情况是怎么样的呢?

通过观察图表我们发现,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中,所有人都考上(即所有是是形式)和所有人都没考(即所有非形式)必然有一个为假,甚至可以同时为假,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“所有是”“所有非”之间的逻辑关系是:必有一假,可以同假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上反对关系。

那么这种关系在我们实际做题过程中如何应用呢?

【例】三年二班有学生40名。关于这40名学生,甲乙丙三人有如下讨论:

甲说:“这些学生都是北京人。”

乙说:“学生中的周杰伦不是北京人。”

丙说:“学生中没有北京人”

事实上,甲乙丙三人的话只有一句为假。那么可以得出()

A.所有学生都不是北京人 B.有些学生是北京人

C.周杰伦是北京人 D.所有学生都是北京人

【答案】A。中公解析:题干给出条件只有一假,即真假话;且题干中甲(所有是)和丙(所有非)的话为上反对关系,则甲丙说得话必有一假,可推知乙说得话必然为真。乙说的话为真,即“学生中周杰伦不是北京人”为真,可推知“这些学生中有些不是北京人”为真,因为和甲说的话构成矛盾,则甲说的话为假。三人真假话情况为甲说假话,乙,丙说真话。可知所有学生都不是北京人。由得到信息对比选项可知正确选项为A。

以上就是关于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:逻辑判断上反对关系的全部内容了。山东中公教育相信通过上述解答,各位同学对于逻辑上的反对关系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,想要熟练掌握就要勤加练习,这样才能真正的掌握方法。

你还想了解:

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专题 国考备考信息汇总

考生如需进一步了解,请登陆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


 猜你喜欢

查看更多

 大家都在看

备考公开课
山东公职类备考公开课
点击查看

国家公务员<

招考信息

报考指导

阅读资料

方法技巧 行测 申论 面试 时事政治 经验分享

考试题库

行测 申论 面试

各项目入口一键直达<